借力上海科创多重效应 建设区域特色创新之都
陆建新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迈进的根本遵循。作为正处于创新转型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的南通,策应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为契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意义十分重大。
一、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对南通创新发展产生积极效应
1.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具有的主要特征:全球创新资源配置是主要功能;全球创新网络是基础构架;创新聚合裂变是主要方式;科技金融文化的高度融合是基本趋势。上海在已经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向全球卓越城市迈进,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速。
2.对南通创新发展产生的主要效应:一是溢出效应。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加快城市非核心功能向上海外围、附近城市转移,其中包含一批中高端技术和创新资源。二是辐射效应。随着更多国际资本、国际企业和高端要素的落户,上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南通作为离上海最近的地级市,接受辐射优势更为明显。三是协同效应。沪通两地产业相容,文化相通,随着交流日益紧密,同频共振、互补共赢的空间更为广阔。
二、构建提升“四大体系”,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面对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带来的区域创新格局新变化,必须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更高水平谋划创新发展,打造南通创新发展升级版,提升南通创新之都区域影响力。具体应着力构建提升“四大体系”:
1.构建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借鉴上海先行先试改革做法,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制度安排,放管结合,创新管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内生动力。学习上海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四新经济经验,积极鼓励企业开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品、品牌、业态、管理、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推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主动承接上海先进制造业转移,利用上海创新资源,集中力量开展产业重大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促进支柱产业高端发展和新型产业规模发展。围绕上海重点布局的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原创医药和高端医疗装备、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及云计算等重大产业领域,选准切入环节,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融合发展。
2.构建提升以高新园区为龙头、“双创”基地为基础的创新平台体系。一是推进沪通合作园区建设。发挥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作用,增强硬件功能,完善软件配套,创新运营模式,加强品牌宣传,打造上海重大产业溢出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产业腹地。引导各地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开展与上海产业合作,力争实现各县(市)区沪通合作园区全覆盖。二是培育“双创”核心基地。加强与上海高新园区、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飞地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双创”核心区。积极引进上海先进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平台,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3.构建提升以资源整合为引领、政策协同为标志的创新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政产学研对接融合。积极开展与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多层面的合作,在高端技术领域和高成长性产业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联盟,使“政产学研用金介”高度集成、深度融合。着力推进沪通公共服务同城化,促进两地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无障碍流动。探索跨区域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路径,促进上海高校院所科研设施和科研服务的开放集聚,为我所用。二是完善创新政策和机制。积极复制推广上海科创中心政策,注重政策顶层设计,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科技金融、开展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形成政策配套体系和具体实施方案。主动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形成政府、园区、社会组织多层次的沪通科技合作机制,建立经常性学习交流通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4.构建提升以“引得进、用得上”为标尺,“留得住、用得好”为根本的人才工作体系。一是拓展平台广聚人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好在沪离岸创新基地,用好“上海孵化、南通转化”和“上海研发、南通制造”等新型模式,挖掘转移一批高端人才资源。借助上海海外人才联系通道,提升江海英才创业周、国际创业大赛等平台功能,集聚一批引领产业创新的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团队。二是完善制度留用人才。坚持城际均衡、适度超前、彰显特色的理念,梳理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打造懂产业、懂政策、懂操作的服务团队,为各类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强化实践能力评价和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营造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发言人单位、职务:南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界 别:经济界
突出创新主体作用 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姚晓兰
近年来,南通始终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好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创新内生动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企业创新氛围不够浓烈。一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和企业家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舍不得科技投入。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表现得更突出。二是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创新面临很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企业普遍缺乏管理这些风险的经验和能力,因此滋生了“创新恐惧症”。三是创新激励政策不够完善,对企业创新积极性的调动作用不强。
2.企业自主创新基础不牢。我市传统企业占比较高,企业创新基础差、能力弱,比较重视技改和扩大再生产,而R&D投入意愿和动力都不足,制约了企业创新能级的提升。同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偏弱,维权成本过高,相当多的企业家不愿意去申请专利保护自主产权。
3.创新人才依然短缺。虽然我市先后出台了相对优越的人才政策,但在本土人才回归、“柔性”人才引进、高技能人才招引方面还没有更为有效的实招。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员工创新奖励制度,但大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人才“引进难,用不好,留不住”的现象仍然不是个例。
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的几点建议
1.营造激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一是深化创新品牌活动。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以产业和企业为基础,规划布局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行业性、专业性品牌活动,让南通成为相关产业、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项目等信息交汇“节点”,达到产业招商、专业引才的整体效应。二是完善创新激励政策。贯彻落实好包括财政资助政策、研发税费减免、专利政策、风险投资政策等在内的各项创新政策,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政策,每年直接或间接给予科技型企业一定金额的政府采购订单,激发企业创新热情。
2.集聚创新资源助推发展。一是打造完备的产业承接载体。加快中央创新区建设步伐,努力打造长三角北翼特色产业技术最先进、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资本最活跃、创新环境最优越、创新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国内一流科技创新园区。主动对接上海创新资源,重点与上海的科技服务机构和设施、科技园区、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双创”人才等实行对接,承接技术转移,实现合作共赢。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融资、技术交易等专业化、高端化的服务,引导企业将技术需求和研发任务通过“众包”方式开展集成创新。三是打造金融服务高地。重视金融对成果转化的助推作用,在产业发展基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引导下,招引各类创投基金,加速发展以“首投”为重点的天使投资,以“首贷”为重点的科技信贷,大力推广“苏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
3.夯实企业自主创新基础。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经济杠杆、政策措施和导向、约束等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R&D经费投入,使其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提高创新成果转化,重点支持发明专利、PCT的研发和申请,在提高创新成果的质量与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二是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企业与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多领域、多层面开展合作,共建针对性、功能性、专业性的研发机构,重点突破企业发展中的瓶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资源聚集、整合能力。三是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引导企业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保密制度、明确产权权属、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加强对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主产权,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4.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政策引进等方式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吸引国内外复合人才和智力资源来通创新创业。二是优化科技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紧扣区域产业体系发展提升的需求,采用短期聘用、技术顾问、特聘专家等多方式手段,将“柔性”人才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南通,汇聚到企业,汇聚到产业研究中心。三是建立创新成果收益共享机制。对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优先支持实施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和分红激励的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和奖励。四是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南通每年为各类高校提供逾5万名生源,处于全省前列,但南通籍生源回通就业率较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建议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吸引更多本土人才回南通、到企业建功立业。
发言人单位、职务:通州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界别:科技、科协界
找差距补短板 着力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创新创业服务系统,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但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国内先进城市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扶持政策集成落地仍有距离。政策宣传的广度、深度有待拓展,“没有途径得知”、“从未申请过创业扶持”、“觉得申请创业扶持的过程很难”、“政策内容复杂难懂,看了不明白”等问题依然存在。
2.体制机制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科技管理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科技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创新创业过程中门槛准入、资质认定、项目申报、行政审批等方面还存在条件限制,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全过程甚至“私人订制”式的跟踪配套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南通产研院、南通高新区的管理服务和投资建设力度亟待加大。
3.载体孵化作用尚待有效发挥。“双创”浪潮来袭,跟风现象也随之出现,各类孵化载体数量增长迅速,但质量良莠不齐,且孵化出的多为短平快项目,真正具有颠覆性的原始创新却不多;众创空间载体综合型、多专业型偏少,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及配套服务能力不强。
4.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还未形成。融资困难依然是创新创业初期遭遇的最大瓶颈。支持创新创业政府引导的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市场资本投入的少。传统金融机构虽多,但对中小微创业企业的贷款意愿不强,往往因抵押及信用等原因影响企业融资;民间资本不够活跃,创投、风投基金机构引入较少,企业缺乏直接融资的渠道。
找出差距、补长短板是进一步提升我市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之关键所在,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推介,推动政策落地。在各级各类高新区、重点科技园区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科技、人才、财政、金融等部门业务授权的一站式政策服务窗口平台,为企业提供综合、便捷、专业的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服务,为创新创业者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构建全市统一高效的创新创业政策服务网络平台,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双创”扶持政策整合集成起来进行线上集中发布,开展交互式咨询服务;编制南通市科技创新与产业人才政策简明手册,加强对政策的简洁化、口语化、图片化解读,利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级各类国内外大型展会、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人才招聘会、创新创业论坛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推介我市“双创”政策,提高政策投放的精准性和人群知晓率。
2.优化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系统梳理政府相关部门涉及科技管理的相关职能,建立推动创新创业的宏观管理决策与协调机制;根据科研工作不同类型,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加大对核心类以及基础类、公益类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同时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在众创空间等核心创新创业载体内开设集成工商、财政、税务、科技、环保等各类行政审批事项于一体的政务审批窗口,为创业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理顺南通产研院、南通高新区两个全市重要孵化载体的管理体制,提升管理层次和效率,加大财政投资、建设力度;帮助南通产研院减轻银行债务负担、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滚动发展;对南通高新区发展实行各类要素、政策倾斜,积极争取省级层面纳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管理范畴,支持高新区加大科技研发应用基础平台设施建设及配套的交通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3.完善载体功能,增强孵化能力。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准入门槛,建立标准化的孵化管理服务和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加快集科研办公、创业培训、产业服务、商务休闲于一体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众创社区等新型载体建设,通过产学研多方协同,整合专业领域的技术、设备、信息、资本、市场、人力等资源要素和服务机构向孵化载体集聚,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高端化、专业化、定制化的增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众创空间引进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加强与民营资本合作,采取“创投+孵化”的发展模式,创新项目发现、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后续支撑的全程创业服务,推动创新创业载体形成投资收益、增值服务收入和物业收入三者并重的盈利模式,不断提升众创空间的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扩大各类财政性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规模,满足小微企业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和风险投资需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探索建立创业引导基金和众创互助基金,撬动民间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专业化基金,通过项目股权投资方式投向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的创新创业项目;鼓励银行机构创新和推行适合中小微企业需要的科技金融产品和运行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力度,引导各类银行增加向本地小企业贷款资金投放量;大力引进风投创投基金机构入驻孵化载体,创设针对企业初创、成长、成熟期的基金产品,开展融资业务,推进私募基金投向我市创新创业企业,着力构建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银行资本、社会民间资本 、市场资本共同参与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
发言人单位、职务: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副主委、南通大学科技与产业处副处长
界别:教育界
深化科创体制改革 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住海安县市政协委员联系小组
海安是全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两家县级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我县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依靠创新驱动稳增长的做法和成效得到国务院督查组的充分肯定。试点的这几年,我们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全面形成工作合力。聚焦组织、投入、考核三大关键环节,统筹整合全县资源,构建符合创新发展的管理体系。二是突出创新主体,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打造产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三是整合创新资源,充分发挥载体优势。积极推进各类创新载体建设,重点打造建设高端研发平台、打造创业孵化载体,做强特色产业基地。四是构建人才体系,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培育高端人才项目、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人才体系。
但在试点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难题。现结合我县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工作中的心得和遇到的难题,着眼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突出资源整合,科技创新全面接轨上海
从区域科技创新角度来看,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为紧邻上海的南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1.加快打造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不断放大上海高校在通已建的研发机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上海高校院所来南通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张江科技园、复旦大学科技园等知名科技园区的合作,从上海引进各类优质孵化项目,着力构建“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南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引导、鼓励企业在上海建立各类研发中心,与上海高校院所实施深度产学研合作。
2.加快打造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充分利用上海的品牌效应、虹吸效应,积极放大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的区位、载体、环境、商务成本等诸多优势,全面加大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宣传推介力度,依靠上海、辐射全球,打造“上海·南通”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聚集地,吸引各类高端人才来通创新创业。加快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各类城市商务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强与上海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深度合作,全力打造“工作在南通,生活在上海”“工作在上海,休假在南通”的响亮品牌。强化与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的对接力度,为来通创业的各类人才搭建“桥梁”。
3.加快打造上海都市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策应上海产业升级最新趋势,深入研究“减量化”政策与南通的契合点,充分发挥南通在产业、区位、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围绕机器人、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上海引进高端制造业项目,努力把南通打造成上海核心区高端产业外移的首选地。
二、进一步突出政策扶持,政策与金融双轮驱动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引导企业成为科技研发的投入主体。
1.加强对企业技术开发的支持。全面兑现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督促企业将政策享受全部投入到科技创新中,不断激发企业创新热情。
2.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经费。建议重点支持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全市企业进行示范和引导,帮助企业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推动更多的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3.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科技和金融紧密联合,建立完善科技融资保障体系,逐年提高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加快引进一批知名创业投资公司,助推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三、进一步突出人才引领,注重创新人才引培结合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要制定和完善引人、留人、用人的制度与机制,不断培养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1.在人才引进上,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建立高端产业人才资源库,大力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各类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来南通创新创业。
2.在人才培养上,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把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送到高校院所深造培训,同时有计划地聘请专家、教授到企业进行讲座和现场指导,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3.在人才使用上,要建立健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大胆使用人才,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投身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钻研技术,多出成果。
四、进一步突出创新主体,加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
1.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策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强与行业顶尖高校院所合作,培育一批研发能力领先、行业影响力强、市场份额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2.培育创新型行业“单打冠军”。按照“企业规模行业前列、研发能力行业领先、产品档次行业高端、智能装备行业示范、品牌形象行业最佳”的目标,支持我市重点企业争创行业“单打冠军”,吸引高端人才团队,开发国内外一流产品。
3.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制定科技创新型金牌、银牌企业认定标准,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制定个性化培育方案,着力培育“有产学研合作项目、有新产品、有专利技术、有技术人员、有研发场地”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群。
发言人单位、职务:海安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
界别:医卫界
坚持问题导向 形成创新合力
陆一飞
建设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事关南通长远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重点难点,合力突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建议:
一、突出高端引领,破解创新平台集聚功能不强的问题
1.优化区域创新平台布局。加大对中心城区、各县市层面各类创新平台建设的统筹力度,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议以加快推进南通中央创新区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引入市场力量,善用市场化手段,把中创区建成中心城区各区、乃至全市各县市共享共用的核心载体、最佳平台。在县市层面,引导各县市依托各自产业特色和现有基础,着力打造1-2个功能定位准确、内涵特色鲜明的创新平台。
2.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学习苏南经验,加快实现从传统的项目招商向依托产业链“招所引院”转变。积极争取知名大学大院来通共建共享科创平台,争取国家、省级科研机构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基础设施来通布点建设。探索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业化孵化模式。按照“研发孵化在市外,转移转化在南通”的思路,尝试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以及国外设立“离岸创新中心”,积极主动对接国际、国内创新策源地、创新高地。
3.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技术服务、设计、检测、信息和技术交易等平台为重点,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大力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所需的物流、咨询、金融等专业化配套功能和第三方中介服务,不断提高对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功能。
二、坚持引育并举,破解创新人才流入效果不佳的问题
1.强化人才的引育导向。围绕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以及智能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引导各类人才向产业一线、企业一线、创新一线集中。坚持国际化视野、开放式合作,大力引进领军型初创式人才及其团队、高层次嫁接式创新人才及其团队、专业技术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等,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与我市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加快推进人事、社会保障和创新激励等制度改革,系统解决好各类人才走出实验室、走向企业的后顾之忧。
2.增强企业的主角意识。引导企业树立“投资人才是最有远见的投资、人才投资是最有效益的投资”的理念,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企业申报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切实提高企业吸聚人才的承载水平。将人才政策优惠补贴的奖励主体向企业倾斜。
3.提供优质的环境要素。在人文环境上,应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珍惜人才、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工作环境上,应加快完善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孵化服务平台建设。在生活环境上,通过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有效降低来通人才生活成本,叫响“创新创业就来南通”。特别是应重视在外南通籍人才的回归招引工作,在招引政策上体现“一视同仁”。
三、注重多元投入,破解各类资金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
1.创新政府财政资金扶持形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扎口管理各部门科技投入专项资金,变“撒满天星”为集中扶持,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切实发挥金融资本的积极作用。改进完善科技金融专项扶持政策,有效解决科技企业创业融资瓶颈问题。鼓励传统商业银行探索建立科技贷款专营机制。大力发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信贷创新产品,千方百计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方便。
3.广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引进知名创投机构在通注册设立分支机构或成立创投基金,加快构建以种子基金、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为主体的风险资本投资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强化上市规则辅导和企业策划包装,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展企业创新创业资本渠道。探索试行科技保险,扩大专利保险的受惠面,努力将创新风险降到最低。
四、发挥主体作用,破解广大企业创新信心不足的问题
1.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热情。大力表彰奖励敢创新、善创新的优秀企业家群体。瞄准“领袖型、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等,分类分层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开拓精神、创新能力的企业家队伍。
2.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深入研究我市“3+3+N”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出台鼓励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以及促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制定重点技术路线图,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支出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努力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3.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校企联盟、产学研合作、专利成果采购等形式,有效破解科技创新资源分散封闭、交叉重复、创新成果停留在实验室的“孤岛现象”。加快制定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标准、采购清单,出台相应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在政府采购中的应用比重,推进本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运用。
发言人单位、职务:海门市政协主席
界别:特邀界